logo
Konfuziusinstitute Nachrichten
首届德国中学汉语教师论坛(哥廷根)
2019年09月03日,哥廷根

2019年8月22日至24日,为期三天的首届哥廷根学术孔子学院中文教师论坛在哥廷根大学成功举行。本次论坛首次针对全德范围内汉语师范专业的在读学生、正在进行见习培训及新入职中学汉语教学的年轻教师。活动吸引近五十人报名,基于报名者与活动的相关度等因素,实际邀请20人到场参加。

第一天:现代汉语语音训练

孔院德方院长顾安达(Prof. Andreas Guder) 作为主持人向参会人介绍了本次活动流程。论坛首日,哥廷根孔院邀请到著名中文语音学专家金美玲博士。她报告的主题为“现代汉语语音训练”。



主讲人金美玲博士(左)



研讨会现场

金美玲对德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常见的发音问题做了总结。她认为德语母语者的发音问题主要集中于断句,重音的把握和节奏的控制,而非单个音节的发音。其原因在于,汉语学习者容易受母语或者其他外语干扰。同时汉语本身发音规则又十分复杂。



小组讨论

针对以上问题,金博士提出了教学法上的解决办法。她认为汉语学习者在掌握单字的发音后,应尽快加入双音节甚至多音节的练习。将单字融入到词汇和句子中。这样才能根据所表达情感和意思的不同,熟练的调整重音和切分。最后,金博士向与会者展示了部分她所设计的发音练习,为中文发音教学提供了新的借鉴。



第一天会议全体合影

第二天: 德国中学汉语课上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

德国时间8月23日,哥廷根大学学术孔子学院中文教师论坛第二天会议以主题“德国中学汉语课上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在哥廷根大学如期举行。主讲人为来自柏林Bettina-von-Arnim 中学的资深中文教师Kathleen Wittek博士。



主讲人Dr. Kathleen Wittek

凯萨琳(Kathleen Wittek)首先介绍了跨文化交流的定义和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概念首先由美国人类学家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此后不同的理论模型不断发展, 现有Hall/Hall,四层面以及七层面等理论模型。跨文化交流能力如今已作为一个教学重点添加到中文教学大纲中,它的发展不断从不同的学科领域汲取养分。



研讨会现场

谈到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理论模型时凯萨琳认为,理论模型的搭建有助于实现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研究,但也会带来墨守成规的问题。一个基本的问题仍旧等待被回答——人们应当如何彼此交流?因此,大量心理学以及社会心理学的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



小组讨论

实践环节,凯萨琳将参会者分为多个小组。每组参与者设计一堂以加强跨文化交流能力为目的的中文课并对此作点评。随后她同与会者一起针对两本常用的中文教科书《你说呢?》和《同道》中的跨文化项目设置进行了比较。与会者也推荐了其他教辅材料。

本次研讨会与会者积极参与讨论,或抒发自己对跨文化交际这一话题的看法、或展示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或提出自己的疑惑。会议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结束。



第二天会议全体合影

第三天:“真实的想象”或者“想象的真实性”——中文课中的可能性和模拟的边界

中文教师研讨会第三天报告以主题汉语教学法之“全⽅位情景模拟”在哥廷根大学举行。主讲人是 来自Gertrud-Bäumer-Gymnasium Remscheid的知名中文教师Antje Benedix 博士。



主讲人安特耶

安特耶(Antje Benedix)首先简要介绍了“全⽅位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概念:“学⽣在⼀个模拟世界中为⾃⼰创建⼀个有具体形象的⾓⾊,并把⾃⼰带⼊这个⾓⾊,并在不同的情景中完成相应的任务。” 该教学法始于上世纪70年代,由法国学者率先提出,此后广泛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谈到使用该教学法的初衷安特耶认为,和其他所有学科一样,中文作为外语的习得有赖于学生个人的学习动机。教学法本身并非为学生创造捷径,而是在引导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学习中文的热情。



小组讨论

对于“全⽅位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实践,安特耶将其归为三个步骤:建立模拟场景,分配角色和自由完善模拟场景。她分享了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该案例以一栋真实存在的居民楼作为模拟场景,要求学生自由选择角色。最后以日记,记录邻居信息和制作人物关系图等任务形式进行总结。



小组作业展示

以该案例为范本,安特耶带领与会者当场实践“全⽅位情景模拟”并对成果进行了反馈。并让参与者分组创建新的情境模拟案例。



第三天会议全体合影

最后,大家认为一个好的“全⽅位情景模拟”既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创造空间,又要尽量保持在封闭的目标文化场景中。因此设定目标并适当联系教材十分必要。

至此,本届德国中学汉语教师论坛圆满落幕。

哥廷根当地媒体对本活动进行了报道,报道链接为: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