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Konfuziusinstitute Nachrichten
2012年中学生汉语桥汉堡预选经验
2012年6月10日, 汉堡

世界中学生汉语桥德国预选赛于2012年6月10日在柏林孔子学院圆满结束了。大赛产生两名一等奖,这两个才华横溢的中学生将代表德国中学生赴中国参加世界中学生汉语桥复赛和总决赛。这届柏林比赛,汉堡大学孔子学院共选送了5名中学生选手,选手分别讲述了在中国的见闻和趣事,表演了舞剑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表演,并表达了去中国继续学习的希望。最终,代表汉堡赛区的博雷恩同学(Leon Boveland)取得了第一名优异的成绩,其将代表德国中学生赴中国比赛。

与往年一样,汉语桥的海选阶段是由各地区的孔子学院组织的。汉堡大学孔子学院,早在比赛前三个月就开始着手宣传和物色人选。凭借孔子学院昔日的关系网,经过几次电话沟通,迅速将目标锁定在Christianeum和Marienthal两所中学。时不我待,选好学校,耿保生院长马上与志愿者教师付天微,赴中学商谈接下来的赛前培训及选手甄选工作。针对德国学生普遍内敛害羞的特点,到学校后耿院长做了热情洋溢的动员演讲,鼓励中学生积极参与比赛,并计划在柏林赛区预选赛之前,由汉堡大学孔子学院的志愿者教师每周为这两所中学进行至少一次一个半小时的赛前培训,培训内容除了介绍比赛流程之外,还要为准选手们进行较系统的语言培训,这种模式被耿保生院长笑称为“送课上门”。

从选手的演讲稿到语言文化问答题,再到中华才艺表演的准备,志愿者教师对这些中学生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在培训中志愿者教师与中学生们既产生过一些小摩擦,也培养了深厚的感情。与中国的学生不同,德国的中学生较早成熟,也比较有自己的主见,这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对演讲稿的撰写,几乎每一个学生都会坚持自己的看法,除了在语法和语句的通顺方面完全听取老师的意见,对文章的主线和内容会很坚持自己的看法,力求保持演讲的原创性。另外,声调对于德国学生也是一大难题,为了让他们更好的掌握发音,志愿者教师将每位选手的演讲稿录音,要求每位学生仿照录音进行声调练习。

作为一群对中国非常感兴趣的德国中学生,这两所学校的5名小选手为了这次比赛做出了很多努力。比如,Christianeum中学的博雷恩(Leon)同学,在柏林比赛的前一周,他要参加高中毕业考试,所以有时候不能来参加培训,但是他的态度一直非常积极,主动请求志愿者教师为他增加一两次培训机会,然后晚上回家继续复习,这在德国学生中很少见。由于他的基础知识非常扎实,所以他的培训效率也是其他学生的数倍。

虽然这次汉堡赛区选派的比赛选手只有一名选手获得了赴中国决赛的机会,但是其他四名中学生为这次比赛付出的努力也可圈可点,这段时间的准备也让她们的汉语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她们表示自己会更加努力学习汉语,争取下次比赛取得更好的成绩。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