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Konfuziusinstitute Nachrichten
“卡夫卡与中国”文学研讨会
2016年10月5日, 纽伦堡—埃尔兰根

2016年10月7日下午,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联合德国卡夫卡学会及埃尔兰根大学哲学系在大学图书馆展览厅如期举行“卡夫卡与中国”文学研讨会,30余名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该研讨会由德国卡夫卡学会主席Agnes Bidmon 博士主持。埃尔兰根大学的汉学家朗宓榭教授从汉学视角对卡夫卡的作品进行了解读,为此次研讨会拉开了序幕。他分析了易经、道教等中国文化对卡夫卡作品的影响,并探讨了中西方文化对于“自由和命运”这两个主题之间的差异。随后,埃尔兰根大学从事德国文学史研究的Harald Neumeyer 教授从日耳曼语言文学的视角出发,和大家讨论了卡夫卡作品中中国元素的象征意义,如《皇帝的圣旨》中皇帝的形象是否象征了中国旧时代的终结等。最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任卫东教授从福柯的“异托邦”的角度对卡夫卡作品中的中国概念进行了解读。

三位教授从不同角度对卡夫卡作品的精彩分析引起了与会者的浓厚兴趣,每个报告结束后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提问,原本三个小时的报告会延长到四个半小时才结束。



现场听众听报告

在后面两天的研讨会上,还有另外十一位学者围绕着“卡夫卡和中国”各抒己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Sebastian Haselbeck将卡夫卡笔下的长城比作一面反映欧洲历史的镜子,通过论述“政治新平衡”问题,探讨了当时社会存在的巨大政治矛盾。来自拜罗伊特大学的Michael Mayer从迪特马的《在新中国》一书切入,为听众描绘了当时背景下中国的皇权和普通百姓的生活。波恩大学的Alexander Kling分析了卡夫卡作品中出现的双重身份,揭示了卡夫卡将传统与现代、奇幻与现实的结合的创作风格。不同于前几位学者,弗莱堡大学的Sara Landa剖析了卡夫卡对处于政治和文化巨大变革时期的中国的描述,为研究卡夫卡打开了新的视角。来自特里尔和哥廷根大学的刘慧儒教授从空间和时间、卡夫卡作品的统一性等几方面对《万里长城修建时》进行了文化解读。来自康斯坦茨大学的Marcus Twellmann教授揭示了卡夫卡与韦伯的作品之间的相互阐发,分析了其中凸显的官僚主义。中国著名卡夫卡研究学者、人民大学曾艳兵教授,独辟蹊径,以别开生面的视角,展示了当代中国文化对卡夫卡的吸收与融和的接受史。曾教授妙语连珠,现场气氛热烈。来自柏林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研究生院的Clemens Dirmhirn评价了卡夫卡对中国独一无二的描写手法,分析了其早期描绘中国世界的文学创作方式。维尔茨堡大学的Reinhard M. Möller向听众介绍了卡夫卡作品的空间性和文化灵动性。最后,来自德国哈根远程大学的Michael Niehaus教授向听众介绍了中国拓扑学,生动的语言让枯燥的知识也变得有趣起来。



“卡夫卡与中国”学术研讨会宣传资料

在两天半的时间里,来自多所大学的卡夫卡专家济济一堂,不仅展示其最新学术成果,还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的研究方法和角度,与现场听众展开热烈的讨论。这次研讨会,不仅促进了对卡夫卡作品中的“中国”的内涵和价值的挖掘,也让许多卡夫卡文学的爱好者受益匪浅,为“卡夫卡与中国”的研究拓展了新的思路。



“卡夫卡与中国”学术研讨会宣传资料
pdf“卡夫卡与中国”学术研讨会宣传资料[955KB]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