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Konfuziusinstitute Nachrichten
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举办“798艺术区”艺术展
2024年6月21日,纽伦堡-埃尔兰根

6月21日18点,由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举办的艺术展“798艺术区”在纽伦堡孔院艺术空间正式开幕,这个展览受到了施岸笛(Andreas Schmid)的大力支持。纽伦堡会展集团国际关系与商务高级经理王帆(Dr. Florian Wagner)、艺术家夫妇张健文和妈打沙律(Marta Stanislawa Sala)、明爱-皮尔克海默-学院院长格里尔迈耶(Dr. Siegfrid Grillmeyer)等嘉宾及其他艺术爱好者共逾四十人参加了此次开幕式。


图1:到场嘉宾

在开幕式上,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德方院长徐艳首先致辞。她热情欢迎每一位到访者,并讲述了她1993年在“中国前卫艺术展”中和施岸笛结识并与当代艺术结缘,从而于2018年建立艺术空间的故事。她特别感谢施岸笛把她带入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殿堂,并为支持本次展览带来了丁一的画作和很多“798艺术区”的图录和画册。随后,艺术空间学生助理朱乐健同学上台为大家演奏了二胡曲目《江南春色》。他以流利的德语进行介绍,并以精湛的技艺赢得了满堂喝彩。


图二:二胡表演

接着,纽伦堡孔子学院艺术总监魏龙德(Ronald Kiwitt)与施岸笛展开了一场深入对谈。魏龙德首先介绍了施岸笛,他是第一批前往中国的艺术创作者之一,尤其是1993年在柏林世界文化宫策划的“中国前卫艺术展”,首次将中国当代艺术引入欧洲,产生了深远影响。施岸笛1955年出生于斯图加特,目前在柏林生活和工作。他是德国艺术家协会(DKB)、国际艺术家委员会(IKG)成员,并担任国际美术协会(IGBK)理事。施岸笛毕业于斯图加特美术学院,并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留学多年,深研中国艺术和书法。在对谈中,施岸笛谈到中国文化对自己的深刻影响。他表示,中国文化非常包容,能够融合不同的文化,这在他眼中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施岸笛通过电视屏幕展示了自己在中国798艺术区拍摄的照片,展示了798艺术区的发展,并分享了与当地艺术家相识相知的故事。这个环节引发了观众与施岸笛的热烈讨论,许多观众就他的经历向施岸笛提出了更多的问题,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


图三:展示图片

798艺术区的前身是上世纪50年代建立的国防工业工厂,由民主德国负责设计,风格深受包豪斯设计的影响,简洁实用。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国企改革的推进,工厂逐渐停产,大量空置的厂房成为了年轻艺术家的乐土。1997年,第一批艺术家进驻这里,开启了798艺术区的新篇章。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工厂闲置空间的增多,一批前卫艺术家和设计师看中了这里独特的工业风格建筑,纷纷进驻并将其改造成了艺术创作和展示空间。至此,798艺术区逐渐形成,并迅速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艺术文化中心。因此,798艺术区不仅是艺术创作的温床,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本次展览展示的是从798艺术区走出来的早期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如陈光武、陈少峰、丁乙、方力钧、刘安平和卢昊等。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不仅见证了798的发展历程,更代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先锋力量。


图四:艺术展内部

本次艺术展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回顾798艺术区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这是一段中国当代艺术兴起的历史,也留下了中国当代艺术走向国际的足迹。 “798艺术区”展览将持续到7月31日。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