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29日特里尔孔子学院成功举办了国际中文日“科技改变教育”第二讲工作坊。这次邀请到深耕多年的软件开发专家顾颖博士,探讨虚拟现实(VR)和 增强现实(AR)技术的最新应用。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老师和学生,大家对 VR眼镜的互动体验充满期待。
此次活动中顾颖博士首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的主题演讲,详细介绍了 VR/AR技术在教育、文化以及商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目前市场上的主流 VR/ AR设备的特点。顾博士以生动的事例和前沿的数据,向观众展示了AR技术所带来的无限可能。她特别强调了该技术在语言学习方面的优势,可以利用虚拟现实环境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演讲之后还安排了 VR眼镜的试戴体验环节。学生和老师们争相尝试,多数人还是第一次通过这种方式接触到了身临其境的虚拟世界。参与者通过观看沉浸式的场景和体验动态汉字游戏,纷纷表示这种学习方式让人耳目一新,而全身的参与寓教于乐记忆深刻。
“这种技术将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一位学生说道,“通过虚拟现实,我们仿佛打开了连接另一个三维世界的任意门,空间不再是障碍,这是真正的沉浸学习。” 孔院中方院长李毅博士表示,这项技术为教学方法的创新开辟了新的路径,期待结合能开发更多应用造福学生。
活动结束后,顾颖博士与孔子学院的教师团队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未来在教学中如何进一步引入虚拟现实技术的可能性;而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对于理解学生需求,进行软件开发格外重要。大家一致认为只有实操经验与技术手段无缝衔接,才能设计开发真正实用的软件。
 图1 顾颖博士在做讲座
 图2 学生在试戴VR眼镜
4月12日孔子学院还将举办此次系列活动第三讲“文生图:文字指令与 AI 绘图及其在语言文化教学中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