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Konfuziusinstitute Nachrichten
慕尼黑孔子学院举办第136期文化沙龙
2018年09月17日, 慕尼黑

慕尼黑孔子学院于2018年9月14日晚举办了第136期文化沙龙,邀请慕尼黑独立策展人、艺术顾问张昭女士做了名为《民国时期的中国美育教育》的报告,吸引了许多来自德国和中国的听众。

张昭女士首先为大家介绍了民国之前中国所流行的“文人画”与西方画作的不同。西方画作更重写实,画工精细、栩栩如生;文人画则不同,画家们并非纯粹照着一样物事去临摹,而是画他们的心中所想:如郑板桥画竹,他画的竹子并非真实的竹子,而是竹子在他心中的样子。画家们借自己的画作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所以文人画更偏意境而非写实。从清朝开始,西方的艺术开始渐渐传入中国,对中国的画家们产生了影响,这一影响在之后的民国时期尤为扩大。



图1

张昭女士以民国时期的著名画家徐悲鸿为例,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徐悲鸿曾去往法国学习绘画,深受西方艺术的影响。他的作品如《田横五百士》《奚我后》《愚公移山》等,虽然画作描绘的是中国的故事与场景,却运用了西方的绘画技巧,整体表现和西方的油画接近,与人们传统观念里的文人画大为不同。更有他创作的《吹箫》《陈三立先生像》《山鬼》等,这些作品结合了中西方的绘画技巧,既有西方的写实,也有中国的写意,是徐悲鸿在艺术上对于中西合璧的尝试,也是民国时期的中国美术道路上迈出的关键一步。接下来张昭女士又向大家介绍了林风眠、潘玉良这两位杰出画家的生平和代表作品,他们同样有在国外学习的经历,他们的画作也多是中西结合的作品,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



图2

讲座结束后,听众们与张昭女士进行了互动,经过一番答疑解惑,大家对中国的艺术又有了一层新的认识。



图3

这次文化沙龙不仅让大家了解了民国时期的中国美育教育,也让大家意识到了文化上中西结合的重要性:自己的传统固然不可以被取代,但也应该适当地向他人学习,将传统和当代、东方和西方的优点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