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Konfuziusinstitute Nachrichten
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参加纽伦堡第22届“蓝色之夜”
2023年05月07日,纽伦堡-埃尔兰根

当地时间5月5日至6日,纽伦堡迎来第22届文化艺术节“蓝色之夜”(DIE BLAUE NACHT),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作为参展机构在St. Egidien教堂展示了NUE NOW六位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蓝色之夜”是纽伦堡最大的艺术文化节,丰富多彩的节目每年吸引大约13万名各年龄段的游客,今年从展览到表演再到音乐共有74个地点开放参展。NUE NOW的六位艺术家程念、鄂明哲、李莹莹、 曹嫣然、 许梦云和周永奇以绘画、版画、摄影、概念艺术和行为艺术等形式在教堂的不同位置呈现了自己的创作作品。活动从6日19点持续到了凌晨24点,吸引了近万名观众参观。



图1 “蓝色之夜”盛况

此次“蓝色之夜”的主题是——“信息”,人们会在许多地方遇到各种形式的“信息”。曹嫣然在当晚每个整点,以莫尔密码(Morse code)的形式敲响教堂的钟声,传递了汉语、英语和德语三种语言的“我爱你”的信息。



图2 曹嫣然用莫尔密码敲响教堂的钟声

程念的作品完成了一个从纸上绘画到3d动画的大胆构想,利用教堂的超大空间与观众由近及远的观看感受设计了一组长卷绘画。从教堂二楼的管风琴演奏厅悬挂至教堂大厅座椅中间,长达30米的纸本长卷绘画作品一泻到底,与座椅中间的投影装置结合并投射在墙上,变成了一帧帧短幅的影像动画,随着现场的打击音乐曼妙舞动。观众不禁从视觉切换到听觉,又从听觉切换到视觉,最后完全沉浸其中,增加了无限趣味性。这也是“蓝色之夜”中人们沟通交流“信息”正在加速的一种表达方式。



图3 程念作品的呈现

李莹莹在教堂正中悬挂展出的20米长卷作品充满想象与张力,在各种小细节中隐藏着诸多社会议题和美学的密码。它像一个日记本,用绘画和拼贴结合的形式记录着日常所感;像一条长长的河,流淌着时间;又像一面镜子,投射出自我和世界的关系。每位观者都可以在图像的世界里产生自己的解读和阐释。



图4 李莹莹与她的作品

在教堂最里面的中心位置,鄂明哲现场作画,以一支蓝色记号笔的寿命为整个创作时长。随着蓝色的线条慢慢舒展,看似机械的执笔却让画面浮起了若隐若现的波浪,似海洋,在呼吸,与“蓝色之夜”遥相呼应。此次创作延展的是鄂明哲的 “edding 3000 ”系列,他试图讨论工业产品和人类手工劳动之间的关系,是带有观念进行实施的纸上作品。整幅作品用时3小时26分完成。MillerFilme 摄影工作室将现场录制的作画过程投影到现场的大屏幕上,观众在教堂各处都能观赏到绘画平静而流畅的变化过程。



图5 鄂明哲现场作画

除了六位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以外,来自纽伦堡音乐学院的李金璇也为观众带来了现场音乐表演。马林巴独奏曲目《Luminosity》、《Purity》以及《巴赫996》在教堂里的蓝色灯光下营造了光与影的静谧氛围。组合打击乐的演奏时而轻松欢快,时而急促紧张,时如泉水叮咚,时如雷鸣滚滚,与程念的绘画影像的动态呈现交织交融、相得益彰。



图6 李金璇现场音乐的演奏

纽伦堡孔院艺术主管魏龙德(Ronald Kiwitt)为此次活动的策划人,在“蓝色之夜”的亮相也是为期57天的NUE NOW展览的谢幕特别展,六位年轻艺术家也都为“蓝色之夜”的主题进行了特别的创作。北巴伐利亚当地文化新闻进行了报道。



图7 NUE NOW展览一角



图8“蓝色之夜”的St. Egidien教堂

Links